近日,一位CBA俱乐部老总从CBA从业者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关于如何服务国家队建设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他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其中包括将CBA的竞赛制度全面与国际篮联(FIBA)接轨,将比赛时长压缩至40分钟。
这位老总指出,与NBA等国外职业联赛不同,CBA现阶段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国家队服务,为国家队输送人才。他认为,确保国家队取得优异成绩是CBA的使命,而CBA的投资人也都有这种大局意识。因此,他建议CBA联赛的竞赛规则应该全面向国际篮联看齐,包括比赛时长的浓缩和裁判的吹罚尺寸、球员的犯规次数等规定。
他坚信,如果CBA的比赛时长能够浓缩至40分钟,那么比赛的强度将会更高,球员的比赛专注度也会更高。此举将对CBA球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升他们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此外,他还提到了国家队和CBA俱乐部之间的合作问题。他认为,国家队应该更多地运用CBA联赛的平台,将国家队的训练落地于俱乐部。这样一来,国家队和CBA俱乐部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国家队的训练效果也将更好。同时,CBA球员也将有更多机会与国家队的优秀球员交流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他还提及了青少年篮球的发展,认为CBA联赛应该加大对青少年篮球的支持力度。通过与青少年篮球项目的合作,CBA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年轻有潜力的球员,为国家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对于外援政策,这位老总建议调整CBA的外援政策,鼓励俱乐部引进具有潜力和实力的外国球员,同时也要保证本土球员的发展机会。他认为,通过与外国球员的交流和竞争,本土球员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为国家队的建设提供更多优秀人才。最后,他强调了对年轻球员的培养和关注。他认为,培养年轻球员应该是CBA联赛和俱乐部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立有效的青训机制和选拔系统,CBA可以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的篮球明星。总的来说,这位CBA俱乐部老总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服务国家队建设的建议。他的建议包括将CBA的竞赛制度全面与国际篮联接轨、将比赛时长浓缩至40分钟、加强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合作、支持青少年篮球的发展、调整外援政策等。这些建议有望为CBA联赛和中国篮球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国家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